BMI指数计算工具
结果将在这里显示
    参考标准
| 分类 | BMI数值 | 
|---|---|
| 偏轻 | ≤ 18.4 | 
| 正常 | 18.5 ~ 23.9 | 
| 偏重 | 24 ~ 27.9 | 
| 过重 | ≥ 28 | 
        ⚠️ 注意事项:BMI体质指数适用于 18 岁(含)至 65 岁(含) 的成年人。
不适用于 6 岁以下儿童、发育期青少年(6‑17 岁)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65 岁以上老人、以及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或体格极度发达者。
声明:BMI 只能反映 体重与身高的比例,无法区分 脂肪、肌肉、骨骼或水分 的比例。因此,肌肉量较高的运动员、骨骼密度异常者可能出现 BMI 偏高而实际体脂并不高的情况。
除了BMI,腰围、腰臀比、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等也是常见的健康评估指标。
    
    声明:BMI 只能反映 体重与身高的比例,无法区分 脂肪、肌肉、骨骼或水分 的比例。因此,肌肉量较高的运动员、骨骼密度异常者可能出现 BMI 偏高而实际体脂并不高的情况。
除了BMI,腰围、腰臀比、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等也是常见的健康评估指标。
如何健康减重?
      📢特别注意:
      
        如果没有主动采取减重措施,体重30天内降低5%以上,或6个月内降低10%以上,应引起高度重视,需要到医院进行必要检查,排除疾病可能。
      
    
    
      吃动平衡,就是摄入的能量要和消耗的能量相当,这样体重才能保持稳定。实现减重,需做到吃动平衡,形成能量缺口。但身体适应新的吃动模式有个过程,初期不宜过度追求大能量缺口,应循序渐进,根据身体反馈优化方案。
保持健康体重,最重要的是吃对食物:
    保持健康体重,最重要的是吃对食物:
- 
          降低精细谷物摄入,增加粗粮比例
          - 少吃白米、白面等精细碳水。
- 多选薯类(红薯、土豆、山药等)以及粗粮:玉米、全麦粉、糙米、高粱面、荞麦、燕麦、小米、小豆、绿豆等。
- 目标:粗粮在每日谷物摄入中占 ≥ 50 %。
 
- 
          蔬菜要够量、够丰富
          - 每日摄入 ≥ 500 g 蔬菜,尽量多样化。
- 推荐:芹菜(连叶一起吃)、萝卜、菠菜、蘑菇、海带、黄瓜、冬瓜、竹笋等,生食或轻炒均可,避免油炸。
 
- 
          适量摄入动物性蛋白
          - 每日上限约 125 g(约合一小块肉的量),可分散到三餐中。
- 优先选择低脂来源:去皮鸡胸、鱼、虾、贝类、豆制品。
- 避免高脂肪加工肉类,如红烧肉、粉蒸肉、酱猪肘等。
 
- 
          控制油盐摄入
          - 烹调油 ≤ 15 g/天(约一小勺),可选橄榄油、菜籽油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。
- 食盐 ≤ 5 g/天(约一茶匙),调味时多用酱油、醋、香草、辣椒等替代盐。
- 少吃高油主食(花卷、炒饭、酥饼、千层饼)和高盐食品(咸鸭蛋、酱牛肉、咸菜)。
 
- 
          选择低糖水果
          - 每日摄入 150‑250 g 水果,优选糖分 < 9 % 的品种。
- 推荐:草莓、梨、桃、苹果(中等大小)、猕猴桃等。
- 避免高糖水果如香蕉、荔枝、榴莲等,或控制摄入量。
 
- 
          七八分饱,规律饮食
          - 三餐定时,不跳餐、不过度饥饿。
- 每餐吃到七、八分饱(约留 15 % 胃容积空余),帮助控制总热量摄入并提升饱腹感。
- 细嚼慢咽,每口食物咀嚼 20‑30 次,给大脑足够时间感知饱足。
 
如何健康增重?
- 
         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
          - 优质蛋白质,如鱼、禽、肉、蛋、奶等占一半以上,均衡地分配到各餐中,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。
 
- 
          多做抗阻运动
          - 抗阻运动,也叫力量训练,比如坐位抬腿、静力靠墙蹲、举哑铃、拉弹力带等,都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。
 
- 
          充足睡眠
          - 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,使增重效果更好